陈祖芬

本文目录一览:

陈济成的介绍

1、陈济成(1896—?)上海嘉定人。陈祖德、陈祖芬姐弟的祖父。抗日战争前,陈济成担任过上海工部局华委员、私立上海中学校长。

2、陈祖德(194019~201101),男,汉族,围棋大师。上海人。陈济成之孙、陈祖芬之弟。少时从围棋前辈顾水如、刘棣怀学弈,后参加上海体委及国家体委围棋集训班,成绩优异。棋风善于搏斗,灵活多变。

3、陈祖德、陈祖芬姐弟的祖父。抗日战争前,陈济成担任过上海工部局华委员、私立上海中学校长。

报告文学经典作品

1、《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解放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

2、近代第一部报告文学是我们在高中所学的夏衍的《包身工》。《包身工》是作者深入包身工人的工厂,历时几个月与工人们长期同吃同住,以一种纪实的手法表现出来的文学作品。

3、夏衍的《包身工》、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及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称为我国报告文学的三块里程碑。

4、何建明推出的长篇《落泪是金》,在题材方面具有独特的新闻性。作者首次用报告文学的形式系统而深入地报道了贫困大学生的生存境遇与心理世界,作品中富有传奇色彩的真实事例,吸引了很多读者。

5、《包身工》是一部由夏衍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于1936年发表。视为中国现代报告文学成熟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包身工》以真实的视角描绘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展现社会的不平等和剥削现象,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儿童立场》读后感

在严竣的教育现实中,儿童立场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成人们(当然包括教师)以惯有的思维,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最终以牺牲儿童为代价实现自己预定的教育意愿和目标。

是呀,读《儿童立场》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们所教育孩子们的,都可以用来自我教育。

《儿童立场》读后感1 读成尚荣老师的《儿童立场》感触颇多。儿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母题,儿童立场是教育的基本立场,其实就是让孩子站在教育“舞台”的中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每个孩子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身为教师,我们经常化身福尔摩斯,处理班级矛盾,面对成长中的儿童,我们要具有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是“成尚荣教育文丛”之儿童卷,承袭了文丛立论严谨、论证充实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儿童本身与教师视角,阐释了作者的儿童立场,即儿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母题,是教育的基本立场。

我想,不是让儿童成为大人,而是我们去成为儿童,用童眼看世界。多从孩子角度考虑问题,站在儿童立场感受童年成长。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